新聞資訊

合肥涉稅爭議解決方案?稅務稽查中作為老板應該掌握以下幾招申辯方法
發布時間:2021-9-29
來源:管理員 瀏覽:次

前幾篇文章中講了稅務稽查是怎么回事,老板和財務人員如何應對。那么今天我們聊下稽查完畢后,還沒出結論前,企業要做什么。尤其是被稅務初步判定為有問題的企業。
檢查人員發現問題后,會告訴企業,并要求解釋。企業相關人員的解釋工作,其實就是一個申辯工作,申辯既可以在雙方交流時口頭交流,也要在事后提供書面的申辯材料。
一些人可能認為,既然人家稅務人員都查出來問題了,咱還有啥好說的呢?坐等處罰通知吧。這可能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,認為政府說啥就是啥,有句話 “坦白從寬,抗拒從嚴”,你一狡辯,就“從嚴”了,肯定是沒好果子吃。
這樣的心理之下,大家都不太敢于去申辯、去維權。
其實,維權,并非一上來就是行政復議和訴訟,它有一個從淺到深的過程。在稅務檢查進行時和完成檢查時,你的解釋都可以理解為維權。
為啥說你應該申辯呢?
一.沒下結論之前,你還有機會。
在稅務檢查進行時,稅務檢查人員心中還沒有形成結論,只有關注和懷疑,納稅人可以進行認真、合理的解釋說明,對執法人員的取證細節進行記錄和關注,對有利證據進行收集和整理。
在稅務人員完成檢查時,此時稅務檢查人員心中已有初步結論,但未形成正式的資料,納稅人進行申辯、解釋,可以影響檢查人員的初步結論,只要能趕在他們書面材料形成前,就是非常成功的。

二、納稅復雜,有時稅務人員也不確定
納稅義務的確定,往往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,對納稅人而言是這樣,對稅務機關而言也是這樣。例如,沒有繳納社保的工資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能不能扣除,稅務局內部往往都存有不同意見。
這時,如果納稅人表現出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計較,并且程序上有理、有據、有節,才能促使稅務人員更嚴謹、細致,增加粗放執法的壓力;槿藛T是企業稅務工作的檢驗員,企業又何嘗不是稅務執法工作的檢驗員呢?
現實中遇見過這種情況,即檢查人員一開始認定了納稅人許多違法行為,其中有的有理有據,有的證據上站不住腳,有的甚至捕風捉影或者張冠李戴,一旦企業進行正確的申辯,提出自己的書面理由,也會促使稅務人員嚴格把握,重視相關的問題,一些吃不準的定性就會被刪去。
反之,如果企業自己都不聞不問,就會讓稅務人員對其處理結論更加自信不疑了,后果可想而知。

三、稅法規定讓稅務人員傾向于多征稅
《稅收征管法》第82條規定,如果違規少征稅,亦即違規把該征的稅沒有征夠,稅務人員可能承擔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。但收多了,卻沒啥說法。
這種情況下,就是說多收了沒事,少收了稅務人員有責任。
在這種“只追究違規少征,不追究違規多征”的追責形勢下,任何稅務人員都會下意識地產生“從嚴把握”的心理。所以老百姓說的稅務局門口的錢是“風都吹得進去,牛都拉不出來”,有幾分道理。
如果納稅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提出不同的意見,對于稅務人員的判斷往往是一個有益的補充。因為往往反面意見是保證決策正確性的重要基礎。
這下明白了吧,能申辯時,必須進行書面的、正式的申辯,機會不能錯過。
既然要申辯了,我們就得明確怎么申辯呢?
四、檢查中申辯的把握,遵循3個要點:

1、解釋合理性。
指商業上的合理性。比如,稅務人員質疑,他們一天出差政府才給補助50元,為什么公司員工出差公司一天給補助200元?并指出,按本地的規定,出差補助不能超過一天50元,或者指出,另一家同行公司才給100元。
申辯點集中于:每天補助200元有商業上的合理性。會計可以解釋:我們員工為什么差旅津貼高,是因為員工本身工資就高,出差的管理更嚴格,出差區域物價高,出差區城十分艱苦,公司董事會認為這個標準才合理等。
各種各樣的合理性,可以歸結為“合理的”“必要的”兩點。論證時要基于:理論、商業、慣例、競爭、市場、技術、公司形象、工作要求、客戶選擇、未來趨勢、戰略規劃、發展遠景等看起來虛無縹緲的領域展開。

2、解釋合法性。
合法性的解釋一般通過書面申述提供,不宜在口頭交流中進行,因為容易引起爭執。
書面申述材料與口頭交流不同,口頭交流只是檢查人員知道,而書面材料不僅檢查人員要看,有一定制約關系的稽查局內部審理人員也要看,越多的人看申辯材料對企業越有利。書面材料表達得更精準,不會有理解上的偏差。
在合法性上強調三點,以上面差旅費為例。
1、沒有任何法律、法規、規章、總局文件授權稅務人員,要求企業差旅費必須依據政府或其他單位的標準;
2、企業的標準,是公司董事會基于《公司法》的授權,經公司合法程序制定的,因而是有法律效力的;
3、明確稅收征管上,只應對合理性提出質疑,而企業可以論證其合理性,從而把爭議引到合理性之上。

3、暗示申辯到底的決心。
企業書面申辯資料在申辯中,要暗示和體現一些東西。
首先是體現出專業性,企業懂稅收政策,或者有懂政策的人;其次是體現如果權益受損會爭議到底的決心,并知道如何爭議,不會輕易罷休。
如果檢查人員知道企業維權的決心與能力越強,他們的處理才越會謹慎,企業的合法權益才越會得到保障,國家稅收法制化進程才越會有效推進。
申辯材料要行文規范、用詞考究,同時體現出對稅務機關、稅務人員、稅收政策的尊重,體現出和諧的稅企關系。
那什么時間準備申辯材料呢?稽查人員完成檢查時,將發現的稅收違法事實和依據告知企業。這時,企業就應該準備書面的申辯材料了。申辯材料做得越早,越充分越好,不打無準備之仗。
總結:稅務稽查,企業應該申辯,做到對事不對人。在申辯過程中,始終要體現出執法懂法守法的專業精神,認真對待。申辯材料重點突出合法性和合理性,并暗示出自己抗爭到底的決心。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結果。
掃描添加好友
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
0551-82312366
15357902751
咨詢
熱線
熱線
巢湖分公司
手機:17355162287
大家都在看
